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0351太原网

    生活
    兴趣
    便民
    其它
查看: 4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草率啊,没想到她现场能演这么炸

[复制链接]

274

主题

274

帖子

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9 16:2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ir 好久没这样爽过了。
过去 48 小时,Sir 满脑子都是一个 " 疯子 "。
和她喊那句台词:
" 别以为我没看过那部电影!"
哪部电影?
你们也都看过,《飞越疯人院》。
1975 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不少影史经典的启蒙作。
14 年后的《死亡诗社》、19 年后的《肖申克的救赎》……
电影里的学校、监狱,也是 " 疯人院 " ——以绝对,不可反抗的标准,困住一群又一群 " 疯子 "。
如今,2021 年 3 月,她来了。
带我们穿越一座 " 现代疯人院 "。
Sir 选了四个关键词,层层剥开。


01
口罩
主角戴安娜。
一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家庭主妇,已经出现自杀行为的她,将接受 ETC 电击疗法。
她真的疯了吗?她会逃出生天吗?
这个陷入绝望与恐惧的女人,是百老汇经典音乐剧《近乎正常》的女主角。


上周四 Sir 专程去上海看了首映,就被巨大的情感力量按在座位上,被撞击,比想象中更狠。(《近乎正常》中文版由国内很牛的品牌" 七幕人生音乐剧 "制作,19 年 Sir 还去看了她们另一部音乐剧《玛蒂尔达》,现场也很炸裂)
忍不住再写一篇(第一篇在这)。
二次安利,因为冲击,更因为音乐剧在大众心理层面门槛高,关注少。
Sir 亲自感受过后,可以打包票——
不要小瞧它,更不要小瞧自己感受力的潜能。
上一篇,Sir 主要聊《近乎正常》的文本亮点:
" 正常 " 与 " 不正常 " 之间无限接近,又非常脆弱的边界感。
这一篇,Sir 想先聊聊自己观剧时的小感受。
比如,什么叫 " 哭戏 "?
电视剧我们看多了,总以为 " 哭 " 就是张大嘴巴,大口喘气,用力把眼泪憋出来。
不对。
Sir 坐在第三排,终于感受到那细腻又极具冲击的 " 哭 "。
眼眶滚动着泪水,而泪腺又被人性设置的 " 路障 " 形成鲜红的眼圈。
越想哭,越用力 " 不哭 "。
这才是成年人 " 正常 " 的崩溃,生活不允许嚎啕大哭。
那是戴安娜和她懂事的女儿。




比如,什么叫 " 共情 "?
台上,表情里每一块肌肉都灵动有戏。
肢体,突然风骚扭动的臀部,妖娆的腰肢,是努力想讨好丈夫,假想自己还是青春少艾的妻子。
还有恰到好处的台词被清晰、情绪饱满地唱出来。
台下,在相对封闭的剧场里,形成一个共情的 " 疗愈室 "。
每个观众终于可以不被打扰地把自己翻出来,在光影中接受与作品的对话,互相倾诉和表达。


再比如,什么叫 " 成年人 "?
舆论总说成年人的崩溃无声无息,瞬间排山倒海又迅速偃旗息鼓,因为我们不被允许,这样不体面。
真是这样?
也有例外。
恰恰,Sir 就无意中捕捉到两个细节。
Sir 左边两位女士,隔着口罩都听到她们的抽泣声。
右边一位男士,倒是没哭,但是看到剧情紧张,尤其是涉及到家庭争吵时,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Sir 想起开场前,从他身边挤过去要落座时,注意到他正在通过手机看英文邮件,还有一些看不懂的曲线图。
开场后,他也摘下了生活中那个必须体面的,与身份匹配的 " 口罩 "
聊这两个细节不是八卦。
而是《近乎正常》这部音乐剧,作为二十一世纪以来最成功的原创音乐剧之一,托尼奖、普策利奖拿到手软,又被国内最一线的主创团队精心演绎。
它对成年人的软化。
整个过程,Sir 觉得剧场里所有人头顶上都飘出一个词,两个字:
自己。
这就是经典作品最应该达到的效果——
让观众看的不仅仅是故事,欣赏的不仅仅是制作一流的舞美,而是借由这些路径,杀个回马枪,通向自己的内心世界。
02
十分钟
是,从故事上看,《近乎正常》是一个很戏剧性的国外文本。
再简单概括一下剧情:
妻子戴安娜,40 岁出头的高知女性,大学建筑系才女,因意外怀孕被迫中断事业,与男友丹成家,生下儿子加布。
不幸,加布在八个月大时夭折。
戴安娜陷入自责,患上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时而亢奋,时而抑郁。
导致儿子加布以幻象的形式," 长 " 到十八岁。
她与丹的婚姻也暗涌不断。
丹努力把她拉回正常轨道,包括性生活。后出生的女儿娜塔莉感受不到母亲的关照,也担心自己青春期后会 " 发疯 "。而丹呢,作为全家看起来唯一正常的成年男人,一直不肯面对的是,他同样无法接受儿子去世,只不过他把压力转嫁到妻子身上,他要证明自己是正常的,也要让妻子正常起来 ……








故事听起来跟你无关?
剧场中哭泣的女士、叹气的男士就证明,你想错了。
如果说《疯人院》是标准的人性寓言,衍生出如此多经典佳片。
那么,《近乎正常》中的精神疾病,躁郁症,对于更多的现代人而言,更是一则不得不面对的隐喻。
它并非一部关于躁郁症的 " 病相报告 ",完全,也没有必要在它身上去寻求治病救人的具体案例。
它志不在此。
相反,无论是剧情还是演员都努力指向另外一个方向——
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就是你我日常。
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夫妻间的" 仪式感 "
还记得最近待在热搜好几天的话题:福原爱疑似出轨。


谁背叛,谁夸张,甚至谁在掩饰?Sir 无意评判。
两个细节倒是很有印象。
首先是,福原爱的笑——新年伊始她发的拜年视频,依然是露齿咧嘴,但是跟数年前还是少女的笑容比,僵硬、程序化。
其次,有人翻出他们两口子上综艺时说的话——夫妻之间有一个约定,每天要亲 100 遍,看到这句话你一定以为是福原爱提出的。
错了,是江先生,他提出要求," 让福原爱每天亲自己 100 遍 "




好甜,磕到了?
现在再看,细思极恐吧。
《近乎正常》一开场就呈现过这样的 " 仪式感 ",还是 " 床戏 "。
凌晨三点,戴安娜跟不存在的儿子对话,丈夫问,你在跟谁说话?
妻子赶紧掩饰,大声说:我马上陪你睡觉。
丹夸张地像个毛头小子,兴奋地上楼走进卧室。
第二天起来,丹说他很爽,戴安娜嘟囔了一句:就十分钟 ……


她更关心,变冷但很美的九月天气,可丈夫不想跟她聊天气,说永远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只要能一起睡觉,睡完起来做早餐,就是正常生活。
这是剧中两夫妻的仪式感。
更是我们一部分夫妻,用以维系婚姻的 " 仪式感 " ——
并不值得炫耀的 " 十分钟 " 和早上没有任何交流的废话。
缺乏互动和理解,情感只可能沙化。
剧中,心理医生有一句台词这样说:

那些性压抑的家庭主妇
对生活丧失热情
与 " 病人 " 戴安娜表现的症状是殊途同归


不能说一针见血。
但对于身处婚姻中,或徘徊在婚姻外的现代人,哪个听完不会脊背发凉?
被仪式化,而缺乏真实情感交融的家庭生活只会让人乏味、压抑。
而性之外,更严重。
03
该吃药了
第二个,回到 Sir 说的关键词 " 自己 "。
在 Sir 看《近乎正常》最牛的地方:
让台上台下所有人,逼出自己。
自己是什么?
——对大多数被社会毒打中的成年人来说,就是证明自己活着的情绪
什么情绪?
在《近乎正常》的场子里,有人才会 " 放心 " 抽泣,哪怕隔着口罩,也有人敢放出深深叹息声,这是一种。
其他时候呢。
看过太多的成功学金句,要么是职场中一定要记得跟情绪稳定的人共事、生活中一定要跟情绪稳定的人恋爱结婚,而自己也一定要做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对吗,对。
但都片面。
当我们强调片面,而忽略更细微、变化中的真实时,这些金句也因为缺少具体背景,和对人性更具体的体恤,而产生逻辑错误——错在绝对,错在整齐划一。
它加重了我们对情绪的误解。
" 稳定 " 只是相对的,它代表在某个时期中呈现出主流的状态;绝对的反而是不稳定,感受到什么,情绪上变化,这才是人啊。
很遗憾,通过大量的信息传播,当下成年人的 " 情绪 " 似乎已成为原罪。
不是 Sir 危言耸听——


从以控制情绪为体面 ……
到以掐灭情绪为骄傲 ……
再到,以展露情绪为耻 ……
多米诺牌最后一块将如何倒下?
看《近乎正常》中的男主人,丹——
他一直觉得自己在保护戴安娜和家庭,只要戴安娜显得 " 不正常 ",就催她去看病吃药;甚至对女儿也释放自己的担心,只要女主人吃了药,表现正常就天下太平。


" 控制情绪 ",逐渐发展成一种压力转嫁的自私行为。
另一方面,丹也忘不掉夭折的儿子,却压抑他,看不见他。
他把一切悲伤、纠结、痛苦的情绪视为自己和家庭的敌人。
这是普遍现象。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是看到很多以正能量为名对于一切 " 丧 "" 残酷真实 " 的斥责。
所有举动都源自于:
我们害怕面对情绪的变化和立体。
只有阳光,而完全没有黑暗的一面,像闪着刺眼光芒的刀面。
这也是为什么《近乎正常》能让平日坚硬的成年人软化。
——它利用一个 " 疯子 " 作为棱镜,折射出真实而多样的人性。
从而,还我们一个完整的 " 自己 "。
04
避孕套
剧本,表演,临场感受,Sir 都说完了。
最后聊聊事后的回响。
为什么像开头说的,Sir 一直在心里重复那句台词:
" 别以为我没看过那部电影!"


戴安娜说的,一个大家眼里的疯子,也是自己眼里的 " 疯子 "。
那么,她知道自己疯吗?
不对。
——她知道自己 " 有病 "。
所以当你复盘整部剧会发现,那个最疯的人,最 " 接近正常 "。
正如剧名 " 近乎正常 "。
Sir 一直在想,它到底想表达什么?
后来 Sir 联想到最近一位 " 网红 " 哲学教授写的书。
里面有句话很接近:
如果说人生是电影,那它很大程度上像是王家卫导演的电影:有一个大概的纲要,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务实,除此之外还必定有许多即兴的成分,美国哲学家麦金泰尔说过:" 美好的人生就是一生都在追求美好人生的人生 "。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回到《近乎正常》:
如果说普通人正常的人生,即一生都在 " 接近正常 " 的人生。
那个 " 即兴成分 " 是什么?
情绪。
此剧本质上,是在给情绪正名。
不抬高,不踩低——
它在强调,情绪,是一种中性的存在。
故事中大概的纲要就是 " 正常 ":夫妻恩爱、女儿优秀争气。
实际上呢。
丈夫是个混蛋,女儿是怪胎,而妻子生病了。


那是不是就此放弃,堕入他人和自己的地狱?
并不。
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方法引导情绪,并产生积极或消极的结果。
它或许是破坏,但也可能是激励,证明自己活着。
Sir 对戴安娜的几次幻觉印象深刻。
一次,戴安娜去看心理医生,幻想自己和医生是一对拍档,两人在合作一出华丽摇滚秀。
这黑色幽默背后也是她渴望重生的勇气。


甚至戴安娜还幻想出,与身穿礼服,白衬衫加领结的儿子一起跳舞,不是恋母。
实际上,这是她与理想的她的心灵共舞。
如果可以,她愿意与恋人跳一出从容的毕业舞,然后带着热情奔向建筑学的创作中,而不是被没有及时赶到的避孕套打破一切。


回到现实,你可以怪罪 " 避孕套 " 吗?
不,因为避孕套是中性的,无罪的;情绪也是,它的好坏在于人怎么与之相处。
剧目结尾的设计意味深长:
每个人都沐浴在一道光芒里。
丹看到了儿子,也决定去看看心理医生;女儿放弃枯燥的古典乐,弹奏起爵士,并且跟嬉皮士男友相恋;不存在的儿子也告别了;戴安娜最后提着行李箱离开家,她要尝试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定期治疗。
那道光是流动的。
越来越强。
不是大光明,它或强或弱,可能一瞬间被黑暗吞噬,也会因人的信念点燃,激发。
最后,允许 Sir 再次强烈安利音乐剧《近乎正常》。
这是 Sir 查到的,演出剧院名称、时间表,以及购票入口。


去看吧。
在你追求 " 正常 " 的疲惫生活里,挤出那么两个小时。
去感受那道 " 光 "。
不是感受它的明亮、温暖、炫目 ……
感受它在你身体里的流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351太原网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