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0351太原网

    生活
    兴趣
    便民
    其它
查看: 4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居家隔离工作者:我们怎样让境外抵沪人员顺利平安度过14天?

[复制链接]

274

主题

274

帖子

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7 16:3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
" 体温 36.3 度,今天有什么不舒服吗?"
" 没有,就是有点咳嗽。" 停顿了几秒,爷叔立马补上," 不是那种咳嗽,你知道的,我老毛病了,好几年了。"
" 好的,在家注意休息,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微信上联系我。"
今天上午,解放日报 · 上观新闻记者跟随长宁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朱琴,开始一天的 " 守门人 " 工作。关上门,退到走廊外,朱琴麻利地把隔离衣、护目镜、手套、帽子取下装进专用的黄色医用废弃物垃圾袋,还换上了新口罩。至此,一户隔离人员的上门测量体温流程才算完成。
今年 7 月 27 日零时起,上海开始对境外抵沪人员实施有条件的 "7+7" 政策,即 7 天集中隔离、7 天居家隔离。外防输入已成为上海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区落实居家隔离措施更是从严从紧。大家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一个都不能少!" ——在这条 " 铁律 " 下,深入大街小巷居民身边的社区工作人员一同筑起严丝合缝的 " 防火墙 ",让境外抵沪人员从入境到隔离结束,顺利平安地度过 14 天。


签约居民成隔离人员,连连道谢 " 辛苦了 "
地处黄金地段华山路的新华街道,常年有来自 58 个国家和地区、约 1 万余名境外人士居住,堪称社区版的 " 小联合国 "。然而也正因如此,今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心始终高悬着:外防输入压力激增,居家隔离人员不断增多,基层是最后一关,如何通过这场大考?
中心书记孙嬿介绍,中心迅速赶工了一款自主设计的社区居家医学观察专业工具包,红色、亮粉色的醒目外观内,有三层分隔空间,分别放置需丢弃的一次性用品、备用物资以及如免洗手消毒液等非一次性用品。每天清晨与午后,中心医护人员都将背上小包,穿梭在 " 包干自留地 " 内的小区,完成常规体温监测和健康问询。
朱琴负责的区域离中心不远。带着记者,她熟门熟路从没有路牌的巷子穿过,到达兴国路某小区。" 我主要负责泰安居委和陈家巷居委,近处靠走,远处骑车。" 她告诉记者,这几日算 " 淡季 "," 通常每天得跑七八户,几乎是上午最后一家走完了,吃个饭就得立刻投入下午的第二轮走访。"
这是一对近 70 岁的上海夫妻。上个月,老两口从常住新加坡的女儿家中返沪,明天就是解除隔离的日子。特别的是,他俩恰好是朱琴所在家庭医生工作室的签约居民," 爷叔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老慢支,阿姨也有高血压。" 或许几年来的互动早已让双方建立了足够信任,临走前,爷叔还频频向朱琴道谢," 辛苦了!"
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赵玉章介绍,中心共覆盖 17 个居委,至 11 月 5 日,共接收管理 1008 名居家隔离人员,其中 602 名境外户籍人士来自中国香港、台湾以及其余 33 个国家。" 今天共 21 户居家隔离人员,同时等待集中隔离点的实时消息,做好人员转移准备。"


" 三人小组 " 配合默契,守好接收第一关
从对未知病毒的恐惧,到理顺工作流程后的熟练,在朱琴看来,如今的新挑战就是必须 " 更耐心、更细心 "。" 市民们担心:居家隔离人员到底是否保证不出门?隔离人员也担心:如果发生特殊情况如何得到第一时间的帮助?" 赵玉章说,在社区防控的闭环上,除了医护人员,也离不开社区民警、居委干部的配合。
据悉,每日,各街道联动中心会先得到区内下发的隔离人员转运信息,第一关由居委核实居家隔离条件,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派出所接到通知安排人员做好准备。一切确认无误后,区民政部门安排车辆前往集中隔离点接到居家隔离人员,依次转运。
" 民警负责告知法律责任,查看门磁监控,并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居委干部提供生活服务信息,比如外卖不能直接上门、生活垃圾如何处理等;而我们则提供健康教育、消毒片使用说明等医疗须知。" 赵玉章说,每次新接收居家隔离人员时,这样的 " 三人小组 " 必须到位," 由于许多航班凌晨抵达,从集中隔离点转运的具体时间也难以准确估计,甚至有从白天等到深夜的情况。"
她还记得,前些还炎热的日子里,一名外籍人士本应接受常规体温监测,可医护人员始终敲不开他的门。数小时后,通过联系社区民警、居委干部与房东后,穿着 " 大白 " 已经大汗淋漓的医生用备用钥匙打开了门,发现该隔离人员在昏睡且有发热情况,立即进行转诊。对楼道进行消杀后,大家才踏着月色下班。
赵玉章说,周末航班较工作日似乎更多些,因此忙碌了几乎一整年、" 不得准假 " 的医护人员仍需 " 加班 "。"4 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各派一人,加上公卫、行政与司机班,形成周末的疫情处置组。" 她介绍,工作日的每晚 5 时至第二天清晨 8 时,也有 4 人小组听班待命。朱琴的家住在松江,她想了想," 最艰难的时候,可能到家就凌晨了。不过,能顺利平安完成一户又一户的隔离观察工作,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呼吁社会更多理解,是工作的最大动力
在医护人员看来,若能得到居民与隔离人员的理解,就是他们莫大的支持。
曾有一家四口从欧洲返沪成为密切接触者,其中,外籍的父亲在发热门诊就诊,等待核酸检测结果;而年轻的母亲带着不满 4 岁的两个宝宝,须转送至集中隔离点。" 当时两个孩子都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连夜护送至儿科医院后,妈妈的情绪已经崩溃,嚎啕大哭。" 中心护士杨娟停下了脚步,主动留下提供帮助,直至孩子收治入院。第二天,杨娟发现,外籍人士的微信头像上添加了 "I CHINA" 的一行字," 那一瞬间我感到,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赵玉章提到,如今全球疫情防控局势多变,除了从集中隔离点转运回社区外,也可能有必须重新转运至集中隔离点的居家隔离人员," 如果同航班前后三排出现确诊病例,则成为密接,必须进行集中隔离。"然而,也有部分隔离人员因恐惧和抵触情绪造成了不理解。
医护人员站在门口数小时劝导未果,请社区民警打电话沟通的;提出年龄大、身体差,要求必须同住一间的;对隔离点伙食提出 " 必须喝粥吃面 " 的…… " 其实,基层工作者受了很多委屈。但第二天,他们依旧还要投入新的一轮工作,有些医护人员还要上门诊,日常工作也不能松懈。"
中心主任史生铭说," 疫情防控绝不仅是医护人员的责任,离不开社会大众的共同配合。疫情并非只发生在医疗机构中,而在我们每个人身边。我们希望得到大家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工作动力。" 最后,他也提醒广大市民,秋冬季原就属于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保持勤洗手、戴口罩、家中通风、少去密集场所,从自身做起,共同守护目前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黄杨子 文字编辑:黄杨子 题图来源:黄杨子
视频:黄杨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351太原网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