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0351太原网

    生活
    兴趣
    便民
    其它
查看: 3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丽江发现大型古墓群!大约距今两千多年

[复制链接]

274

主题

274

帖子

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09:5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丽江市玉龙县大具中学在重建球场时竟发现了古墓,专家初步判断墓地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距今两千多年,一起来看看:
" 大具中学足球场在重建时,发现地面裸露出一些石棺,感觉不太对劲。"
今年 6 月,丽江市玉龙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在接到当地村民的上报之后,马上赶到大具乡进行实地调勘、向周边村民了解情况,经过初步的现场查看发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几方石棺,极有可能有约 3000 平方米的石棺墓葬密集分布于该球场内。
经过玉龙县文物保护管理所逐级上报审批,在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后,近日,开始对石棺墓群进行规范、系统的清理保护。


学校重建球场发现石棺 分层葬式在云南是首次发现
" 由于墓葬群地处沙地,土层沥水性能好,故而棺内人骨保存比较完好。" 作为此次考古发掘的领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云南文化名家、国家科技部在库专家闵锐表示,此次在大具乡头台村委会为都小组发现的墓群墓葬类型多样,有长方形、圆形、不规则形竖穴土坑和石棺墓 4 种墓葬类型。








闵锐表示,一个墓坑里分层埋葬是这个墓地的特点,且每一层有 1 至 2 具一次葬遗骸,在其周边放置有多个二次葬遗骨,这种葬俗在云南是首次发现。令人惊奇的是,不少石棺中有多具人骨,其中在一个墓坑里最多的有 4 层葬,如 12 号墓葬,墓坑里的头骨数量多达 19 个,但是否是作为殉葬或是二次葬,以及其与墓主人的关系还在进一步确认当中。






12 号墓葬的分层埋葬
在丽江市、玉龙县文物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下,闵锐带领的研究团队正井然有序的对考古现场进行发掘修复。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为都墓葬每层都有随葬品,多为单、双耳陶罐、石刀、石斧等生产生活用具,也有少量饰珠、手镯、贝类等,但多出现于小孩的石棺当中。


" 这些对于探查古人的生活习惯和葬俗都有着很高价值。" 闵锐表示," 曾经也参与发掘过云南许多类似的墓葬群,但像这样类型的在云南考古史上较为罕见,墓葬的紧密排列、独特的葬俗方式以及出土的随葬品都对于进一步研究金沙江河谷地区的文化序列以及古代民族的迁徙交流、生活习惯和葬俗礼仪非常重要。"
初步判断墓地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


" 现场发掘完成后的古物、人骨将第一时间被带到研究所进行鉴定化验,最大程度减小古物出土后因氧化造成的损坏,也将有利于后续资料的有序整理。" 来自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体质人类学的赵东月博士在实验室里负责对出土的古物、人骨进行鉴定和修复工作,她表示现场发掘与修复鉴定工作同时进行,也是此次为都古墓发掘的又一亮点。


" 考古不仅仅一门学科的单打独斗,而是多学科的通力协作、融会贯通。" 闵锐说,此次为都古墓考古发掘,不同于传统考古作业的纸笔测绘,无人机航拍、RTK 测量、三维建模等数字化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此次考古工作当中。


此次大具乡为都村墓葬是玉龙县第一次主动进行的考古挖掘,初步判断墓地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群现有面积为 2500 平方米,是近年在丽江金沙江河谷地区规模最大的墓葬发掘,填补了该区域大型墓葬群考古发掘的空白。


陶纺轮


海贝


石饰珠


铜项饰
房址,有长方形和方形各一座,初步判断为杆栏式房址。遗迹还有灰坑,其中 4 号灰坑为袋形坑,口部最大径约 2.3 米,底部最大径约 4 米,坑里出土数量较多的陶片、石器、大的红烧土块、动物骨和一个人头骨。


4 号灰坑


石器


红烧土块
目前,发掘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中,经过考古人员的研究分析,许多未解之谜也会慢慢浮出水面,后续我们也将会继续跟进报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351太原网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