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0351太原网

    生活
    兴趣
    便民
    其它
查看: 3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妻子含泪谈抗疫烈士刘智明:工作上我俩确实太拼了

[复制链接]

253

主题

253

帖子

7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20 09:2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个月前的 2 月 18 日,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以身殉职,成为第一位牺牲在抗疫战场上的院长。刘智明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护士长。两个人均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刘智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烈士。
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夫妻
1 月 21 日,武昌医院收到指令,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武昌医院被征用为发热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之一,需要在两天内完成院区改造,转出 499 名病人,接收发热患者。时间紧迫,刘智明带领全院医务人员连夜展开工作。实际上,那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出现低烧。


蔡利萍:后来慢慢加重,我想是不是被感染了?那段时间,我经常听他说重症病人很多,刚开始没有后面防备意识这么严谨。我当时立即让他去治疗,后来我听说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早上四五点给我打电话我就觉得他有点喘,他说现在医院被征用,大量工作要做,现在回家肯定不可能,你就帮我清一点衣物送到医院。
就在武昌医院被征用的第二天,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也被征用。蔡利萍负责的 ICU 病房有近 30 名重症患者,需要在三天之内将他们全部转移到首义院区,同时完成新的重症病区的改造,给丈夫送衣服的事只能先缓一缓。
蔡利萍:我们和普通病房不一样,都是特殊的耗材,我们搬上去的呼吸机接头和设备带的接头不相符,根本不能用。我们把之前其它普通病房所有有呼吸机科室的接头一个个全部拿下来装到我们呼吸机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因为之前每个科室物品基本上都已经封起来了,我们就要钻到他们的库房里把接头拧下来换在我们呼吸机上,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做。我们还有透析的仪器,设备,物品,透析的置换液 18 公斤一包,都靠我们护士一个一个往上扛。
重病丈夫微信嘱咐妻子 " 不要来 病人更需要你 "
1 月 23 日,武昌医院如期开放 504 张床位。然而就在武昌医院开始大规模收治发热患者的当天,刘智明自己也倒在了病床上。第二天的 CT 结果显示肺部严重感染,刘智明被转移到了 ICU 病房。那一天是大年三十,得到这个消息后,蔡利萍当晚下班后抽空回了一趟家,给刘智明收拾衣物,还给他炖了点汤。第二天司机过来将衣物和汤拿给刘智明。刘智明给蔡利萍发微信," 这是老婆给我最好的礼物 "。


1 月 25 日,大年初一,蔡利萍所在的重症病区开始接收患者,15 张床位第一天就满员, 后来又扩充到 30 张。






一边是被新冠肺炎折磨的重症患者,一边是同样躺在 ICU 里的丈夫,蔡利萍两头煎熬。她曾给刘智明发微信,想放下手里的工作去陪护,但是刘智明拒绝了。他在给蔡利萍的微信中说," 你明天不要来,虽然此刻我最需要你照顾,但那边有更多的病人需要你,你是 ICU 护士长,重病人需要你,你的护理姐妹也需要你!注意休息,注意防护!你要给我好好的!"
停不下来 " 在工作上我们两个确实太拼了 "
在 ICU 的护理团队中,蔡利萍被称为 " 蔡妈 "。每次进隔离病房前,她都会认真检查每一位 " 孩子 " 的防护服穿戴,并在防护服上画上他们喜欢的卡通图案,写上鼓励他们的话语。
蔡利萍:重症的护理和普通病人完全不一样,可能就是病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ICU 有一群 90 后的孩子。说实在的,谁不怕?都怕,包括我都害怕。做护士长要在孩子心中要树立一个榜样。只有你在那里了,他们可能也觉得自己会安全一些,有主心骨。科室很多孩子都是外地的,父母都不知道他们在新冠病房里面,我每天留在那里也是一种责任,毕竟除了工作以外,我也要保护好他们。


和蔡利萍一样,刘智明也放不下身上的担子。即使已经确诊新冠肺炎,并且身处 ICU 病房,刘智明依然不停地接打电话、回复信息,询问病人的收治情况,反复叮嘱院内感染防控要做到位。对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其他同事,刘智明心里常常感到歉疚," 干着急帮不上忙,若是别的病我一定挺住和大家一起并肩战斗。"
蔡利萍:我们都是一线工作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没有办法放弃的。就像他生病了一直在一线指挥一样,可能我们两个人在工作上确实太拼了。我还跟他说一定要注意,再一个就是营养很重要。他胃肠功能非常不好,我还开玩笑说,你再这样食欲差,我只能给你上胃管了。
1 月 31 日,蔡利萍终于有机会到武昌医院见了刘智明一面。那时候刘智明已经开始退烧。


2 月 3 日晚,蔡利萍收到刘智明发来的一条微信," 昨晚折腾了一晚上,怎么搞氧合上不来,我以为我要死了,缺氧、烦躁、全身虚汗。今早打了呼吸机,好多了!" 当蔡利萍再次提出去医院照顾他时,刘智明只回复了两个字 " 不要 "。
最后的生日 微笑着比出胜利的手势


2 月 11 日,刘智明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条信息:最值得纪念的三件事:过生日、剃光头、病情好转,还配发了一组照片,照片中的他身形明显消瘦,微笑着比出胜利的手势。那几天,刘智明的病情一度向好。2 月 11 日,是刘智明 51 岁的生日,同事们送给他一个代表鼠年的玩偶作为生日礼物。当天下班后,蔡利萍也赶到医院陪丈夫过生日。


生病之后,刘智明的同行和亲友们纷纷在他的朋友圈下留言鼓励。他回复:" 我撑了 20 天,虽然生不如死,度日如年,但还是活着好。"
然而,谁都没想到,过完生日后的第 3 天,2 月 14 日,刘智明的病情突然恶化,被紧急转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插管后病情也没有明显缓解。2 月 17 日,医院决定对刘智明进行 ECMO 即 " 人工肺 " 急救,这是当时对新冠肺炎患者最后的抢救措施。2020 年 2 月 18 日 10 时 54 分,51 岁的刘智明停止了呼吸。
一人的坚守 只休息两三天就回到工作岗位


刘智明和蔡利萍曾经是武汉市第三医院的同事。七年前,刘智明从第三医院调到武昌医院。一个医院院长、一个重症病房护士长,高负荷、快节奏的生活持续了很多年。去年 11 月,蔡利萍做了一个颈椎手术,那之后,她也曾盘算着换个轻松一点的岗位,以便有更多时间照顾家人。但想到医院繁忙,年轻人可能忙不过来,还有一个月假期没有休完的她就提前回到岗位。如今,疫情尚未结束,原本携手作战的两个人变成了蔡利萍一个人的坚守。非常时期,非常变故,蔡利萍只休息了两三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蔡利萍:他走的那段时间我完全无法面对,不敢回家,每次进到这个家门我就觉得整个胸口很痛,上班可以分散一下注意力,从那以后我每天都在上班。他走了这么长时间我一直接受不了,也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就当他就在身边一样,好像就是出了几天远门。
一封无法收到的信 女儿想对他说上一句 " 我爱你 "
刘智明和蔡利萍有两个孩子,女儿是医学院大一学生,儿子正上初中。
蔡利萍:我对女儿说,你爸爸已经走了,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完成学业,将来还能够继承他这个事业,你不能让你爸爸失望。


△蔡利萍女儿的画作


△蔡利萍女儿画作:蔡利萍刘智明夫妇


△蔡利萍女儿信件
刘智明生病期间,女儿曾写过一封信,表达对父亲的牵挂与思念。
" 你们这一生,早就将我第一天踏入大学校园,步入临床专业时所许诺的誓言,烙印在了本能之中—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而我最亲爱的老爸,我不知道你是否有多余的精力看到这句话,但我真的真的很想你,想见你一面,你一定要好起来,让我能够在你面前亲口说一句:爸,我爱你。"
栏目主编:顾万全 本文作者:央视新闻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351太原网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