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0351太原网

    生活
    兴趣
    便民
    其它
查看: 3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未来史:在每一寸土地上寻找改变的力量

[复制链接]

591

主题

591

帖子

181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3 16:1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史也是一部发明史。火药的发明改变了世界版图,电灯的发明改变了夜晚,汽车的发明改变了空间距离,20 世纪后期互联网的出现又改变了人们产生交集的方式,改变了一切,让摩尔定律也变成了一个社会定律。
在未来,科技不再是颠覆者,而是不断加速、改变的过程。未来的竞争,也会体现在每一寸土地上,把每一个智慧单元凝聚,将资源、资本、服务都变成动能。这种趋势下,集政策、资源、企业于一体的科技园区便成了推动国内科技发展的 " 核反应堆 ",正如当年的硅谷之于美国的科技创新。
2009 年兴起的创新大潮开启之后,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迎来集中大爆发。与此对应,北京中关村等地域空间上出现了大量产业集群,通过服务和聚集产业链上下游推动产业发展。
目前,国内园区已经进入 3.0 版本,集物理空间、金融、市场衔接、孵化、加速为一体,而不仅仅是一个地产生意。
变化中的园区,同科技一样迭代升级
从第一代园区到最新开园的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建设模式和投入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 那时候建产业园做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土地整理,把地块拆迁之后做完三通一平,生地做成熟地,就把地块进行划分,卖给企业,不管是搞生物医药,还是电子信息还是能源,企业拿到地就可以自己建房,然后发展产业。" 曾经见证了中关村产业园区发展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最早的产业园开建于 1992 年,在贸易大发展之后,企业没有生产、发展空间,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便采用了 " 前店后厂 " 的模式,园区建设的主要工作就是土地整理。曾经盛极一时的海龙、鼎好等电子商城便是这种模式中 " 店 " 的部分,而作为研发和生产基地的 " 厂 " 则放在了上地的产业基地。
到 2000 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第一次大爆发,科技企业的发展已经不是一栋楼、一条街能放得下了,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开始出现细分化的特色产业园区,产业聚集效应也因此显现。
但这时候的园区服务还集中在提供厂房办公空间,以及会展、会议的空间服务阶段。
如果说 1.0 园区是为了集中管理,2.0 园区则是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产业引导政策、自主权较大的特设管委会、产业链条管理都开始出现在升级版本中。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创新序列,人工智能、物联网、5G 通讯等领域成为《中国制造 2025》中重点培育的产业,高科技企业在孵化服务、资本、个性化服务方面的需求迸发。第三代园区因此出现。


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实景
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便是科技园区 3.0 时代的代表,作为 " 基地 + 投资 + 平台 + 服务 " 的空间,该产业园区依产业建园区、以园区聚产业,先做产业定位和产业规划,然后围绕产业定位构建产业生态,比如这些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空间、技术和载体,相互之间需要怎样的协同。
从开发为主到服务运营为主
新的园区模式越来越强调专业性和综合服务能力。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公司董事长苗军便表示,园区的定位从一开始便很清晰,集成电路设计类的企业要不少于 50%,其他的也都要是集成电路设计的上下游企业涵盖的产业链,保证产业方向不变。
服务与配套决定园区运管模式,最终确定载体空间功能区,从而真正实现园区产业定位、服务配套、空间载体与企业需求的高度契合,这也是新一代园区的创新。例如,为了给入园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一方面与银行广泛合作,给企业提供按揭、担保等服务,通过中关村小贷、中关村创投、中关村租赁、首创证券、首创担保等金融平台和手段,为园区企业搭建好的金融环境。另一方面,通过 " 房租 / 服务换股权 + 基金投资 " 的创新模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速企业产品上市周期,搭建 " 认股权池 ",在服务企业的同时,与企业共同成长。此外,园区还引入社会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来共同支持企业发展。
在人才方面,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与清华、北大、中科院 6 所在京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在人才、项目、学生分配等方面做了全面的对接,形成了长期的人才供给机制;跟研发机构合作,直接关注产业发展趋势,了解 IC 设计产业发展的方向。


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开园仪式现场
此外,举办行业交流大会也成为园区服务的重要形式, 2017 年,园区主办了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年会,聚集了行业内 1000 余家机构。在开园当天,还举办了第二届中关村 IC 产业论坛,集合了产学研等各领域代表探讨行业发展方向。
把更多面积用来提供完善服务,进而引进更高品质的科技企业,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提高单位面积产值,这个逻辑已经在新一代产业园区中获得了成功。从建设至今,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已引进比特大陆、兆易创新、北京兆芯、文安智能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龙头企业 30 余家入驻,形成年产值近 248 亿元,税收 40 亿元,专利超过 1700 件,占全国集成电路设计业总产值的 10%。预计到 2020 年,园区将聚集以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的上下游企业 150 家,年产值突破 300 亿元,实现税收近 50 亿元。
" 建第一家科技园的时候,上地信息产业园在 2002 年实现钻石效应,当时每公顷土地产值近 4 亿,那时候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之后建设的一些科技类型产业园区,到 2017 年,每公顷土地产值达到 9 — 10 亿,而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这个小园区才建了三年,每公顷土地的产值就达到了近 40 亿。" 前述业内人士感慨。
" 未来,园区将继续加大产业组织服务力度,通过建设孵化器、组建产业基金、搭建技术平台等方式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园区的发展目标是通过五年的运营,吸引聚集一批国内外知名 IC 设计企业,培养孵化一批具有自主、可控、替代技术的创新型企业,推进一批原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营造完善的产业生态环境。" 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公司董事长苗军表示。
从赋能科技企业到助力产业延伸
2018 年 11 月 16 日上午,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正式开园运营。这标志着北京 " 北(海淀)设计 , 南(亦庄)制造 " 的集成电路产业布局已经形成,中关村创建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集成电路领域搭建了一个新的产业聚集高地,也标志着该领域内的企业有了一个获得更好服务支持的环境。


为聚焦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营造有利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创新的生态环境,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以降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研发成本、培育实用型人才、缓解投融资难题、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为目标,构建 " 四大生态圈 "、" 十大产业服务平台 ",持续开展产业组织和产业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服务。比如园区内配置了上万平米的 " 创芯生活街区 "、400 套人才长租公寓。目前园区已有产业链合作企业约 90 家,服务企业 150 余家,涵盖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ARM 服务商等。
为了进一步提升集成电路产业的社会影响力,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还专门筹资建设了中关村集成电路科技馆。这是北京市唯一一家聚焦集成电路领域的专业科技馆,包括集成电路科普教育、产业发展历程、创新资源生态、未来发展趋势及企业展览展示等五大版块,采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手段进行展现,面向社会公众、在校学生、业内人士开放,让科技现身教育民众。
当下,全球科技创新已经进入空前活跃期,中国朝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行进的同时,北京也正加速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园区的发展呈现出科技回归都市、产城深度融合、国际化要素充分聚集、注重宜居宜业的新特点。以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为代表的中关村园区集群将不断探索,助力产业升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351太原网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