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1太原网

标题: 南开大学白长虹:发展遗产旅游要特别注意可持续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喻你为鱼    时间: 2018-9-14 13:57
标题: 南开大学白长虹:发展遗产旅游要特别注意可持续发展
" 世界遗产跟旅游高度相关,旅游也被认为是推广、利用世界遗产最有效最多的方式。"9 月 14 日,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和教授、现代旅游业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任白长虹在由 21 世纪经济报道、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联合主办的 "2018 亚洲旅游产业年会 " 上表示。
目前,全世界已有 1000 多个各种类型的世界遗产得到认证,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等,分布在 163 个国家,其中 40% 分布在欧洲。中国于 1985 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目前有 53 处世界遗产,包括 36 个文化遗产和 13 个自然遗产,还有 4 项遗产既有自然也有文化属性,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意大利。
白长虹表示,申遗成功对旅游目的地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申遗花钱比较多,财政负担重。" 而且申遗成功之后带来的旅游收入其中有多少比例用于维护、保护遗产,比例其实令人堪忧,这是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当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此外,他认为,世界遗产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缺乏游客的准入管理、文化干扰、旅游目的地建设超规模以及不当的规划设施等问题。
UNWTO2012 年发布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报告,提到来自于旅游业的负面影响中 14% 来自于旅游导览、参观设施的影响,10% 来自于住宿和相关设施的影响,26% 是过多的游客进入和娱乐活动带来的影响。
白长虹指出,中国遗产旅游也包括过度的商业化问题,基础设施规模建设超越遗产的承载,以及对遗产地真拆假建。此外,很多地方一发展遗产和目的地就把居民迁出去,按照最方便的方式规划、建设,但是这也会带走生活形态和丧失遗产本真性。
" 中国越来越积极的申报遗产和发展遗产旅游时,要特别注意可持续的旅游发展,一定要理解国际对于世界遗产共识、目标一致价值和方向,一定要重申请也要重维护。" 白长虹表示,游客需求和遗产当地社区有时候有冲突,如何平衡发展、保护以及遗产旅游体验需求,是下一阶段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他看来,中国需要完善世界遗产保护的管理法律法规,建立世界遗产保护的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并科学编制世界遗产的保护规划,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整体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协调。此外旅游式学习也应成为遗产保护宣传、教育的重要手段。
" 在旅游的情况下,人可能跟当地人结伴同行,同伴也有可能是完全陌生的,在互动当中,是完全相异的知识个体产生启发、共振、共融,从而带来价值,因此旅游式学习是世界遗产旅游发展非常有效的形式。" 白长虹表示,国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相关文件中,也明确提出支持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建设一批研学旅行的基地完善接待体系。
更多内容请下载 21 财经 APP







欢迎光临 0351太原网 (http://www.0351w.cn/) Powered by Discuz! X3.2